河南、安徽皆为中部六省的成员,安徽仍是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成员,脚踏两只船,优势仍是显着的。从20年之间的两省33个地级市经济总量变化状况可以精确的看出,谁干的好,谁干的不怎么样了。
河南地级市的全国排名大部分都是撤退的,省级河南2005年全国第5名,2024年全国第6,让步一位。而安徽2005年全国排名14,2024年为全国11,行进三位。
再比较一下两省的地级市的排名状况,河南除省会郑州号没有行进的,由2005年全国23名,到2024年全国第16名,行进7位。其他16个城市排名都是下降的。最惨白的是焦作市,2005年全国城市90名,到了2024年滑到全国154名,让步64。安阳市本来全国89,后为全国133,下降了44位。大名鼎鼎的河南第二城洛阳,也让步11位。
再瞅瞅安徽,累并快乐着,16个地级市只要4个下降,马鞍山让步8名,淮南市让步21位,淮北市让步12位,铜陵市让步3位。12个进大步。合肥由2005年46名,到2024年19名,前行27位。行进最大的三个市滁州市,20年间行进63名,亳州市前行58名,安徽经济第二城芜湖2005年全国排名100位,2024年61位,行进39名。
帅对帅,郑州行进7名,合肥前行27名。将对将,洛阳让步11位,而芜湖行进39位。从经济开展来看,河南开展缓慢乃至撤退,只能是苦恼人的笑。而安徽开展的潜在才能巨大,行进神速,当好中部六省的排头兵指日可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