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.6万立方米,这是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2024年节省下的天然气量,足够300户家庭使用一年。近日,记者走进位于即墨区开河路666号的即墨黄酒厂酿酒车间,只见30台加装余热回收装置的自动翻转炒锅整齐摆放,车间整洁有序,干净且没有异味。就在不远处的包装车间,不同于以往随处可见的工人忙碌身影,1条智能装箱码垛机器人流水线正在高速运转,机械化操作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越来越多类似场景的出现,得益于即墨区从始至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道路,也得益于即墨区纵深推进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。
“清洁生产审核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的全部过程、产品及服务做全面审查,以识别并减少资源消耗、废弃物产生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系统性方法。”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,实施清洁生产审核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,提高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,实现环境友好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。
抓住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综合性区域试点的战略机遇,近年来,即墨区紧紧围绕“节能、降耗、减污、增效”,以能源、建材、印染等行业为重点,积极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工作,为企业工艺技术改进、绿色低碳转型注入“强心剂”。
“我们紧紧抓住排查、推进和验收三个重点环节,有序开展审核工作,并通过模式和路径创新,优化传统审核模式的审核流程、技术方法、评价规则等,有效提升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效能。”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说,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2024年度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,系统梳理重点行业企业名单,摸排“双超双有”及“高耗能”企业、环境监管重点单位、年产生危废量达100吨以上的企业等相关信息,科学制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,确定12家企业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范畴,另有1家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。
其中,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投资约390万元将天然气蒸煮锅全部替代为自动翻转炒锅,同时增加1台换热器和2个热水储罐,将换热水及蒸煮挥发的水蒸气收集起来,用于泡米、蒸煮工序及发酵车间的供暖。“通过对蒸煮锅的改造,与原有的人工出锅相比,年可节约天然气8.6万立方米,节约蒸汽1080吨,产生经济效益约106万元。”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负责人仇翠芳介绍道。
无独有偶。位于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的青岛宏泰表面处理有限公司,是一家综合性的电镀工业园,去年投资6.5万元对污泥干化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。“原先12台压缩机全部置于干化设备内部,长时间接触潮湿污泥,引起压缩机设备表面的腐蚀,导致压缩效果差。” 公司负责人于耀武介绍,如今将压缩机改装至设备外部,可减少压缩机设备的锈蚀,提高压缩效果,污泥含水率可由原先40%降至35%,年可减少污泥产生量65.5吨,减少污泥处置费3.93万元,同时节约设备维修费1万元,产生经济效益4.93万元。
据悉,2024年,纳入即墨区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的企业主要包含能源、印染、原料药、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。为更好发挥企业清洁生产效能,助力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方案精准有效,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指导帮企业从源头替代、过程优化、末端治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体检,深度挖潜,全面提升企业清洁生产科技含量和污染治理水平。12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投入1700余万元,124个“减污降碳、源头治理”改造方案全部完成,初步统计每年可减排VOCs0.4吨,减少废水排放2.3万吨,COD1.3吨,减少一般固体废物产生34.1吨,减少危险废物产生65.9吨,减少碳排放近5000吨二氧化碳,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1328万元。
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,帮助企业降低治理成本,推动环境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“双提升”。同时,积极宣传典型案例,加强资金扶持、排污权交易等政策宣传,指导企业申请环保专项资金,调动企业清洁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